※缘聚久久※≡ 情感空间 ≡『 原创文学 』 → 无限集


  共有88562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无限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0 积分:4937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8-5-22 2:13:29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月.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确认

 

 

 

 

除了幸福,我什么都有。——阿兰.德龙

 

 

 

     有时在想个性化与扁平化这两个没有多少关系的过程,是否真的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以自己看来,两者虽然所适用的对象不同,一为人的心理,而另一个则是针对更为宏观的政治、经济,但抽象地去看其实它们是互为逆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之中,所谓的确认也就成了个性化的基石,也是扁平化的基石。那么对于个人来说,这个确认又是什么呢?

 

 

 

    看着为母亲的固执且任性苦恼不已的父亲,在自己的面前长吁短叹时,好笑的同时也想起了往昔的自己。当自己想像着开满花朵的山坡,摘上一朵鲜花,打算捧到初见之人面前时,才发现有些事情根本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教科书里的所有知识统统不管用,除了让自己深深不解于结果之外,还带来了深深的挫败感。我想,在这个解惑的过程中,没有可以完全复制的成功,也更是人之初识吧——人心之难以确定。再经历了对不确定性的首次经历之后,种种的经验乃至教训也就成了一整套不成体系的繁琐。对于不确定性的经历还将继续,并在其中想当然地选择了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去树立起独特的自己的个性,最终这样的个性将面临着现实的考验——婚姻——两个独立的个体,如何在面对彼此不确定性时形成确定性。这样的考验是极高难度的,而其本身就是对个性化予以确认或者否定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甚至是对后代的个性化过程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其实想去也很好理解,与人为地设置壁垒而导致悖论产生一样,审美观、价值观还有生活习惯等等,以短兵相接的方式摆在两个原本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面前,如何地形成共振这本就是高度复杂且难以完美的事情。这也就成了质的第二次确认。而经历第二次确认之后,大多数人的个性化过程也就停滞了,或者说成熟了。然后就依靠着所谓的妥协之后的平衡,去同化那些后来者,最终导致了在道德伦理以及人性上的扁平化。问题是为什么初识以及第二次确认都是围绕着男女之间而形成的呢?那些为人类的和平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呢?造福全人类的理想呢?它们不能作为更基本的心理去确认吗?不想武断地去忽视这样的特例,只想说它们应归于奇迹。我想表达的是,人类的文明至今仍处于生理时代,无论以什么美好或者庄严的形式与说辞,都不能掩盖这一点。

 

 

 

    ……

 

 

 

    曾不解喜欢读书写字之人为何都多情?而对于第二次确认对于他们似乎难度更大也更复杂?想去或许正是因为有想像的参与,导致了个性化过程中的确认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也使得心理诉求变得复杂。那些复杂了过程的过多想像,无疑导致了确认过程的延长甚至是无法完成,也有人或是酒后痛哭,或是仰天长叹:问世间情为何物!在确认无法建立起来时,那么所谓的扁平化也就成了病毒传播的过程——解构主义的泛滥并成为主流,以及厌倦了破碎和泡沫的个性化的诉求——向过去造神,向未来要科幻。

 

 

 

    在开解一番之后,对父亲说:您还是不了解女人心理啊。又自问:难道我了解?随即摇摇头叹息,哑然失笑起来:一个情商极低之人居然说自己的父亲不了解母亲——果然是情商极低啊。但回头又一想,似乎又完全不是这样的,自己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很清晰地知道许多人的心理,甚至是猜测出他/她的动机与目的,并预想他/她的行为,但是一旦当自己身处其中之时,则总是难以做到随时随地起去跟随,然后立即做出自认为对的回应,也不愿意这样去做,其实原因无非是自己并没有完全建立起确认,从而过度强调了自我也就总是时时不忘自己之个性了吧?对于把自己从主流之中抽离出来,则又成了另一个层面的个性化过程。或许那些所谓的奇迹也就诞生于那个层面的世界了吧?!

 

 

 

 

 

 

 

 

 

   

 

満月の条件

 

京田誠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5-27 16:44:41编辑过]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总数 417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