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聚久久※≡ 情感空间 ≡『 原创文学 』 → 无限集


  共有8943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无限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4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5-17 22:30:17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明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见

 

 

 

 

 

    很幸运还能清晰地记得各个时期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满满的都是同龄人及相同阶段所考虑之事情……比如对于孩子们,他们的眼里和心里都是被好奇心占据着,至于父母长辈是随时都可以忽略不计的,以致他们反复用唠叨来提醒孩子们他们之存在;到了青年时代想的就多了些,自然眼里更多是似乎可以任自己的想像之触手延伸的理想、事业、爱情、婚姻等等。当然这些延伸之所在都是默认为同龄人及相当事宜,长辈们已经沦落为了阻碍他们前进的大山们了;再到成家生儿育女,才突然间发现世界竟然有这么多孩子,正如眼下自己惊讶原来有这么多中老年人,他们竟然还活着,而且还活得挺起劲的,并不像曾经年轻的自己想像的那样不堪……把这些关于孩子、青年以及中老年们的惊讶串联起来,我想这样的串联一定会发生什么变化,也许这些变化并不会立马让自己警觉,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很清晰地知道它的确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只是还不知道这个由许多个小平台所串联起来的大平台,会不会让自己身居其中而不知所在?

 

 

 

 

    不过在从其他类似的搭建之中,我知道了许多看起来确定无疑的存在,其实是建立在围绕着虚无的缠绕之上的。这就好比那些勤快的媳妇们,仅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捻着一个线头,然后凭借着很多次的缠绕就变出了一个或大或小的毛线团。因此从线团的好奇,再到洋葱之好奇……然后把这些好奇串联起来之后,我看见了许许多多多线团人,洋葱人以及被他们不停缠绕而屹立在世间的庞然大物——文化。而当自己把对许多种文化的好奇串联起来之后呢?我之好奇已经不在于它们有多少,或者长什么样了。对我而言,执着于它们的形式与构造,无异于专注微风下水面的涟漪……它们之存在皆是流动之短暂的沉淀和堆积吧?真正需要关注地是为什么会流动?因为只要吹过的风足够的强劲,不仅是水面会有涟漪,大海也可以有巨浪,甚至连山峦也会被削平……或许移植到关于人生之好奇,生命之好奇,那么所得出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让生命具有成长和繁殖的流动之源是什么?作为个体之存在的意义或许就类似于之前的那些各个阶段的好奇一样,只是为了积累出一个足够大的平台或者舞台,好令那些觉醒了之人去点燃破除黑暗的意义之光芒吧?

 

 

 

 

    从自己所搭建的诸多平台中,我发现了太多平台都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也即哪怕是搭建它们的我自己在搭建的过程,无法避免渠道和途径以及方法的单一,从而导致它们之中的许多平台不过是换了新瓶的老酒,就其实质其实都是一回事,就像鸠摩智用小无相功,而施展少林七十二绝技那般?这个可能性当然存在,而且还不小,但我更愿意相信另外的原因:不是目前自己所搭建的世界尚没有累积到足够的数量级,就是自己并未觉醒到相应的程度吧。不管怎样,看到了一抹光芒,剩下的就是走下去吧。

 

 

 

 

 

 

    ……

 

 

 

 

 

在黑夜里眺望灯火

就像在荒野回忆

并非是想远离

只因冷了,远了

还有衰败了

才能把尘世的美好

缠绕在厌倦之上

使我及我之想像

不动明王。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4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6-5 22:13:05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疏慵.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比例

 

 

 

 

 

    记得上次从万里水库经蜿蜒的乡村公路到了小关,在小关时看见湄潭/郑场的路牌,本来打算由此分路走湄潭,不料走了一小段路之后,发现似乎在修路,路况不是很好,再加上前一天打新冠疫苗开始出现了反应,最终还是去了郑场。这本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插曲而已,但对于有强迫症的自己来说,仿佛在心里扎了根刺……再次前往小关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还在想,如果自己的强迫症没有这么严重或者没有,那么就会少很多重复性的辗转返折,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是否会让自己拥有更高/更低的效率,从而有另一番的境遇呢?

 

 

 

 

 

    就这么一边想着一边沿着243国道徐徐地前进着,胡思乱想中在一个拐弯处看见一个湖泊,离公路还是有些距离而且又是弯道,加上知道再往前一点,还有一个更大就在路边的湖泊,略微停顿一下也就离开了。当来到那个更大一点的湖泊时,才发现已经修起了一个小停车场,同时还建好了可以供人浏览的观景台,停车场很小,只能停4辆车左右,而此时竟然已经停了三辆车不过没见人。当时还奇怪在艳阳高照的大中午,停在这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干嘛。把车停好,走到观景台上才发现湖中心有三人正在游泳,似乎还在兴奋地笑谈着,因为偶尔的风将他们的笑声扎上了松紧带似的传于我。看这他们像孩子似的每个人都系着一个充气球,愉悦地玩着水,心里忍不住开始凝神回忆起上一次游泳是什么时候了。这一回忆才发现,上一次游泳竟然已经是很多年前了,似乎已经久远到了当初教儿子游泳之时。这样的久远令自己一时怔怔出神。让更让自己感慨的是,想起了当初教儿子游泳的方式——把他扔进游泳池里,站在游泳池边上用言语来完成教导,出神中游泳的人已经上了岸……在与他们闲谈中才知道他们是惯犯,经常到处寻水好的地方游泳,在他们的口中眼前的水只能算一般,而离这不远叫什么清溪的地方水才叫好。一边好奇于他们口中好的水是什么样,一边感受着他们游完泳之后特有的轻松,似乎像他们那样的轻松与他们口中的好的水一样,让我又开始走神了。亲眼看着他们在上岸时,洗发水的泡沫飘在澄净的水面上,即便微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却像在自己的心里扎了根刺似的,令自己在与他们交谈之时,其实内心是很讨厌他们的,但却又被他们被水清洗过后的“干净”脸庞和神色所感染,那么自己是如何做到一边讨厌着他们的行为又一边被他们的神采所感染着的呢?或许,当初儿子被我扔下水的那片刻也是如我此刻般的心理吧?

 

 

 

 

    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上次撤退的地方,路面依旧不好,车也没有变……当自己走过了上次撤退的那段想像中的“烂路”时,才发现它并不长,只有2公里左右长度,再往后就是极好的油路,更令自己感到无语的是,其实这条路多年前就走过,那时并非眼前略微有点坑洼的2公里,而是更长的几十公里不能算公路的路。把车停在路边看着蜿蜒着路,一种白白浪费了什么的感觉充斥于胸。我知道正式由于有了苦难,才使得平安弥足珍贵,适当的浪费才能溶解过多激烈,从而才中正平和及恰到好处。只是由于行为上的重复,导致心理上浪费感的涌现,一次次地嘲笑着不懂变通的顽固和坚硬,由此看去浪费所占的比例依旧还远未到达能够溶解激烈的程度吧?那么重复与浪费的意义或者说使命是什么呢?又,多少比例的浪费才是高效而又智慧的呢?

 

 

 

 

 

    曾以意指的方式为智慧下定义为:比例。如今看去,这个下定义的过程颇有些毕达哥拉斯云“万物皆为数”的偏颇。随着量的变化,会导致“环境”的改变,从而使得凝结出的规律是不同的。从温度的角度去看已知生命所存在的温度范围是极其有限的,或者说如今呈现在人的感知里的世界,其实是由非常狭窄的温度区间所凝结出的规律而延伸出来的。它之存在,会因为失去温度而冰冻而破碎为微观世界的规律,也因灼热而重组从而孕育出新的可能性。在灼热之前,可能性会以重复以及浪费的方式来累计出数量,从而实现可能性的繁衍吧?

 

 

 

 

 

    ……

 

 

 

见过了山川湖泊

也晓得了人来人往

才知岁月如刀

却对它恨不起来

哪怕它把自己砍成两半

一半掉进过去的懊恼中

另一半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闲暇中把它拔出

才能体会完整的笑

笑得不清不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1-6-12 10:47:26编辑过]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4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6-12 10:43:44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行者.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依赖

 

 

 

 

 

     三只才出生几天小羊羔在不远处蹦蹦跳跳,令已经有些疲劳的自己突然获得了一份欣喜,因为它们的跳实在太可爱又充满活力了……静静地看着它们跟随警惕着的母亲,逐渐远离自己时还不忘回头看看我。在后来颠簸和疲惫中一想起它们蹦蹦跳跳的样子,就忍不住笑出声来。一个有关曾在心里放了多年的疑问的答案逐渐清晰起来——为何国人喜欢山野与田园?当然这只是顺便而为,意料之外的获得吧。

 

 

 

 

    抛开因为某种文化性质所导致的必然之外——即由于被捆绑在田间地头所在历史之中而逐渐壮大的农耕文化,浸润于起中的人灵魂之中必然就有着田园山野的烙印。可是关于修行呢?无论中外皆有修行者,而且有些甚至到了苦行乃至自虐的程度。这或许就是文化自身的虚伪与空洞所带来的必然了吧?那些执意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修行,都已经湮灭在历史之中,而流传下来的大都是适当的妥协之后的顺势为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即是默认了文化的虚伪和空洞,而在虚伪与空洞之上尽力缠绕着、掩盖着从而达到了眼不见心不烦的“得道”与“逍遥”。这也正是那些苦行乃至自虐的勇气之做在吧?而此勇气即便是在明知会湮灭在历史之中,可依然层出不穷又绵绵不绝的最好证明吧?在此勇气前,自己是不敢言修行的,当然也并没有到修行之境地——自己只是安静地选择在山水田间游荡、挥洒罢了。自己真的是在山水田间游荡、挥洒?深夜在大山里开着底盘很低的车,面对不知何处是尽头又极其糟糕的破路时,不禁这样自问?于这样的环境里,无论是思考还是自问多多少少都带上了打发时间的无聊。倘若现在有人让自己选择,一是在这该死的破路上,在黑暗的大山里思考和自问,二是转而走上路况极好的公路,有吃有喝还有热闹以及它所带来的“安全感”。对于选择的结果应该说大概率是后者吧?很显然这样的选择也是顺势而为。那么为何一次次特意往人迹罕至的地方钻,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安慰和逐渐向思考和自问亲近呢?或者说逐渐向自己想像的世界靠近?这还是游荡吗?很显然这样的执意,并非是如今泛滥于网络的“贩卖困难”那样的心理,更非是一时意气用事,那么是什么呢?

 

 

 

 

     从念起到执行,如果事前的准备导致这样的过程被拉长,那么会使得执行过程中不确定性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对结果非常看重的需求来说,很显然这样的过程是极为重要的,也即对确定性的要求是首要的,至于不确定性更多意义上来说“破坏因素”,能尽量避免最好。这样的一个“心理过程”对于自小就受到各种教化的少年和青年们来说,更像是处于前期各种教化的惯性之中,甚至逐渐默认了这些被这些教化背后所授予的“确定性”一个“必然性”。于是心理上处于习惯了教化的惯性之中,而且在思想上也默认了教化所授予的确定性——他们形成了路径以来。当然就绝大的多数的实施过程来看,大多数的少年与青年们都被现实狠狠地戏弄和嘲笑了。在面对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面前,原被可以依赖的路径已经破损,甚至中断,在接下来的执行过程中如何重新开辟新的道路,及重建心理路径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觉醒和成熟。在重新开辟道路及重建心理路径的过程中,真正按照理性去执行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的重建都是依靠教化残存的感性与审美来判断是否,从而重新与充斥着教化的现实社会形成新的平衡。这个平衡的核心就其本质是感性的,也就使得这样的平衡是经不起理性的拷问的。与此同理由此平衡所延伸出来的学问,都是大数量级缠绕下的结果,根本不适用具体的个体。为何知道了那么多大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这话或许就是最好的诠释吧?不过这又带来了另一个文化所指向的必然——好为人师。由于确定性的丧失,因此依靠贩卖苦难,贩卖道理和学问来满足虚荣,这也算是略微能填填文化之中的那些空洞吧?

 

 

 

 

    假如不存在贩卖和好为人师的因素呢?看着夜色沉沉,已经颠簸了一整天的我,把车停了下来,熄了火灭了灯关了音乐,世界立马黑了又静了,想起了在拉萨吃饭时,一个很有贵族气质的藏族妇女吃饭的安静,也想起了曾在路上遇见的一个云游的僧人吃干粮的模样,宁静又悠远,即便与她/他之目光相对,也能感觉到她/他离我之远,仿佛隔着一个世界。在脑子里的地图上将自己的轨迹模拟出来,似乎看见一只蜗牛在缓慢地爬行。

 

 

 

 

 

 

 

   ……

 

 

 

 

 

以前的回答迅速而干脆

从没有后悔过

现在缓慢地思考

如果当初更多是笑着

面对这世界

试图融入,哪怕心思空寄

想着想着就有了答案

启程成了我的依赖

坚定而缓慢。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4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7-22 22:12:15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火.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想像

 

 

 

 

在是在者的观照。

    

 

 

 

    缓慢地行使在峡谷谷底,与迂回盘旋在山间的感觉大不相同,特别是在傍晚。即便眼下是夏季,在峡谷的傍晚依旧会感到寒冷,再加上河对岸半山腰偶尔鸣笛而来又轰隆隆远去的绿皮火车,让我在短暂而巨大的声响后,迅速地被扔进了多年前曾在列车的车窗里好奇又有些向往的寂静、潮湿、幽暗及未知的峡谷里。这边那岸的心理竟然如此悬殊,使得一时间心生青山可憎,流水无情之感。换作年轻的自己或许早就巴不得离开着该死的寂静幽暗的所在吧?假如说这是坐在列车里的好奇之心背后的耐不住寂寞的心理,那么现在现在故意往这些地方跑会不会是想通过寂寞去唤醒曾经的热情呢?终究不再是涉世很浅的少年了,一个水壶,些许干粮再加几个山头的荒野,已经不能让自己度过许多时光,并为之心感满足。不知不觉在异化中对徒步的速度和范围大大感到不耐了,把汽车、火车、飞机异化为自己的双脚……甚至是把它们当成是自己的能力,或者说在异化中异化了自己的“强大”和“美好”。为了维持这样的“强大感”与“美好感”,不能不说是辛苦的,甚至是很难割舍掉这样的“感觉”与想像。关于这些都是许多年就早早知晓的了,还知道倘若不能将这些过多的强大与想像一一抛掉,那么终究有一天会让自己对强大、美好与想像感到厌倦乃至厌恶,从而把悲悯二字写成了常人口中的悲剧二字。要知道想像才是自己最大的乐趣乃至爱好之所在啊。所以在心里把儿时、年轻时至今依旧还记得的好奇,愿望和想像,一一地翻出来把它们铺成一个地图,然后一个个地去打卡实现……

 

 

 

 

 

    直面问题,解决它,然后忘记。这种带有不连续的行事原则,在这样的心愿与想像下是不适用的。在如今的心里,一些未曾实现而如今实现了之后的想像,并不能过了河就拆桥,因为它们还减负着孕育新的想像的使命,除非是万念俱灰要不就心性大变。因此有关世界是否连续的问题,也就简约成了一个有关自我延续的问题。那么真的是万念俱灰及心性大变呢?可为什么会万念俱灰和心性大变呢?从一个充满活力及热情但却耐不住寂寞的少年,走到守得了寂寞可却多了苍凉的中年,这其实也就是心性大变及万念俱灰吧?这样一边徐徐行进着,一边暗自想像着……当然也一路抛洒和拾起,不知不觉分不请现实与想像。从最初不相信玄学以及唯心开始,到逐渐发现有关人的太多问题,往深了去看似乎都与唯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问题是倘若说不相信玄学和唯心的那些东西是少年心性的话,那么开始对宗教与唯心等东西感冒起来会不会是心性大变呢?倘若按照这样的类比去看待世界,那么就会使得想像重复着经验那些已经重复了千百年了的东西。假如压根就不理睬经验,甚至超越经验去看这世界呢?这世界到底是某种“意志”下的特定为之,还是只是偶然的惊鸿一瞥?

 

 

 

 

 

    自己与别人交谈时所说的世界与独处时想像的世界根本就是两回事。把想像力限制在狭小的真实时空里。会导致想像力如同被大坝抬高了的水势,拥有着巨大的能量,而当与别人交流时,那巨大的能量会因为涓涓的娓娓而谈慢慢流逝……故而暮气十足之人是不可能认同五陵少年轻千金的豪气的。我知道导致与别人交流时说言的世界和独处时想像的世界的不同是因为存在运动的缘故,是高兴的想像与悲伤的交流的不同,是蓝色而自由的想像与得体及含蓄的愉快交流的不同,更是静默不语的山与日夜不歇的流水的不同……如果说以类比的模式去猜测,无疑又走上了经验的老路。可要如何去想像呢?

 

 

 

 

 

     ……

 

 

 

 

黑夜即将来临

狰狞地吞没前路

峡谷不仅撕碎了晚霞

犬牙交错地表明

前行与后退都一样

顺着它的喉咙滑向黑暗

即便这样也还在想像

呲着的牙好像火焰

摇曳着温暖。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5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7-27 23:41:19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飘.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路上

 

 

 

 

 

    如果不是一些客观的原因,眼下自己已经在贺兰山脉了吧?换作以前的话,这会令自己彻夜难眠,要睡也是在路途睡去……不过如今不再有那么强烈的反应了,不知是因为见过的山水多了而不再纤细而敏感,还是开始有了几分暮气,总之对于缺憾之事,不再强于结果,更像是顺势而为。去不了就不去了呗,就在附近走走也是不错。

 

 

 

 

   其实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能感觉自己在行进着……当然前提是空气好、水好,其他的就无所谓了。准备好干粮、水以及衣物等就上路了。时而徒步涉水,时而驾车翻山越岭,似乎在行进中才能获得宁静,也在这样的时候能感受到思维的活跃及情感的热烈,由于缺乏实时分享和对话的对象,导致了这样的行进如同独自在深夜观看一部部电影。我想,为了获得那一段段的宁静,活跃、热烈,或者说自由才是如此这般的首要目的,至于什么与自然、人文风景啊有关的优美,壮丽、恬静等等都不过是这一目的的副产品。与动则数千乃至上万公里的远行相比,朝发夕还的短途正用一次次离散的惊喜,逐渐丰富及改变着自己的视野和内心世界。在山巅远眺不远处,乌云缝隙之中倾泻而下的一束阳光笼罩的城市;弯来弯去的道路如同小姑娘头上辫子下的发线,轻易地就将思绪扯到山的那一边,岁月的那一头;每每结束与当地人的对话后,大都习惯性地说:好地方,然后又在转身或者关上车门的瞬间在自己心里加上一句:却不适合我;许许多的瞬间刹那,心里并没有想起太多人,准确地说大多数是沉浸在沉默且想像的惯性中,一点点一缕缕地将令自己厌恶,具有表演性质的“虚伪”逐渐消融在寂静的山谷里、独处中……在路上是身体自由的,可以大声地唱歌,可以走到水边盯着石缝里的小鱼看上半天,还可以把到达某个比较远的地方作为目的,从而就单纯地享受着跋涉的艰辛和达到之后的满足感。在路上思想更是自由的,在脑子里反反复复地想着一些令自己困惑的问题,还可以把被憋坏了的思绪放出来,沿着山坡弥散在山间,重新获得清新的气息。不过令我诧异的是,随着行进曾经被为异化为异性的神之所在,竟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顿觉自己依旧少年,笑容渐来。

 

 

 

 

     一路剥开一层层被城市的知识所缠绕起来,外强中干的“危险”、“焦虑”,拾起随着成长而一一丢弃并遗忘了的切肤滋味——独自面对大自然的孤单、黑暗及无聊……很显然自己正用养牛仔裤的方式,将有关危险及焦虑的气味,一次次地涂抹在走过的路上,而又依靠大自然有别自己想像的回馈来修正,那些看起来强大又唬人的“学问”正被消融在天地间,一阵风之后便露出真颜。假如说养的牛仔裤由于缺少补充与修复而日渐斑驳的话,那么在大自然前自己也只是一条牛仔裤,只是在心里希望在被大自然同化之后,还能拥有有别自然的颜色就好了。

 

 

 

 

 

 

     ……

 

 

让我着迷的

并非只有天空、星辰

还有山川和大海

路从心里伸出

眼睛并不总是属于心灵

才能看到了路之外

有花有草,有风有云

唯独不见来时之路

前尘往事飘过

依稀记得对未来

都有过祝福。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5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7-30 22:25:27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比目光更遥远.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真相

 

 

 

 

 

    蹲下身来抓一把硬得象石头的盐碱地里的土块,用尽力气也不能把它捏碎,但是往地上轻轻一砸就会碎起几块……假如不是真实地呆在这一毛不长的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上,想像会一如既往地挑逗我,教唆我乃至诱惑着我……这就是此时身处其中的原因。努力地回想着曾经不断在脑子里挑逗、教唆乃至诱惑我的想像当时的模样,气味乃至色彩,但却记不起清晰而具体的东西,哪怕只是片断也好。唯一还能够回味的只有拥有被想像赋予了情感色彩的许多画面……在那样的画面之中,被自己的个性再加上想像所赋予的情感,使得这些画面带着强排它性的坚硬,独立的色彩。在这样的色彩下,异化了对世界的理解及欲与之达成的约定——真相。

 

 

 

 

    从理性上看,真理很显然比真相更具有冷峻的色彩。但即便是拥有冷峻面孔的真理,在我被我异化了的世界里,也是不存在的。如何去表达这样的所指呢?真理应该是高度确凿无疑且不可改变的,然而确定性的出现是大数量级下的可能性之叠加后的结果,也即真理是系统的产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个体,于是可以致使它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也就会随着系统的改变而改变了。那么真相呢?当然更是如此,特别是被冠予历史之名的真相,也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以赤诚而坦荡的态度去回顾,那些存在于我个人“历史”之中的许多琐碎真相,大多与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风马牛不相及。譬如小学被学校大书特书的什么好事,当时只是因为当时听的歌的歌词里有句: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我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所以当时只知道拿给警察,而不知道自己拿去买东西;还有在游玩时拾到一对内蒙的老夫妻的相机,当时以为遇到好事了,还拿它给孩子照了几张像……后来遇到那个坐在石头上等待四处寻相机的老头子的老妈子,对话之后出于觉得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的心理,把相机还给了老夫妻;当然还包括脾气上来了为自己的愤怒而寻的许多由头都是如此,究其本质无非不过是一时之刹那,而非事后的渲染和解读。那么以上的,有关自己的事后的解读又算什么呢?算真相吗?可以想像的是,倘若某天心情不好又或心性大变,也就翻云覆雨,这即是不承认它是真相的原因。当然自己的这些事后的解读,是由于随着年纪的增大而积累了足够的数量级的可能性之后的拮据处境——对于那些可以改变的可能性,已经不在乎了,因此这些改变的可能性被自己人为地摒弃和割舍掉了,这就导致了这些解读改变的可能性变小了,于是它只能说接近了“真相”吧?

 

 

 

 

    以上所述都是建立在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经验之上的,将它们推及他人会因为系统的改变而导致确定性的丧失,因此拒绝将这些经验滥用于他人,不是因为那些虚伪又好听的词汇——谦虚,而是这很可能就是错误。既然不能滥用在他人身上,难道就能滥用在广袤的世界身上?难道就能因为适用对象的非人性而人为地为这样的滥用披上理性的色彩?这正是我不承认真理的原因之所在。或许真相与真理之区别只是适用对象的不同而称谓不同吧?

 

 

 

 

 

   ……

 

 

 

 

我的世界很大

目光所及

那怕比远方更远的风

目光如同电筒

赋予我方向

迈开步伐就代表开始遗忘

要不停下来镌刻好自己

遗憾也随之而来

真相是我的世界如此之小

比目光更远的是停下。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5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8-8 12:13:22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有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痕迹

 

 

 

 

 

    儿子说奶奶和他约好去吃鱼……当时听了就愣了一下,怎么没有听母亲跟我提起这事?这不符合她的风格啊?于是便打电话过去问,原来母亲已经默认了我会无条件地去。电话的这头便想这人的个性啊真是难以更改啊,换作以前的话,估计又会勉强自己,当即对母亲说不去……或许是因为拒绝的缘故吧,那片刻泛起的情绪很快就消融了……便想必须对儿子说假如以后你真的不想去,或者说不想干什么,那就应该适当地尊重你的内心,至少要表达它,无论让你为难的是爷爷奶奶,还是我及你妈妈。有时禁不住感叹,以前很多次地把母亲的一些念头和情绪,特别是她在人前所说的一些话,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甚至是辛苦地去执行……其实那些花了很大的心力才完成的事件,无非不过只是母亲偶尔地一次跳脱的奇想,或者说她自己的偏见与情绪,一次次自己几乎是捧着满满的期待却并未获得想像中的回应,我想这应该归结于自己的死板和不变通吧?由此而产生的那些不好的情绪,也一并厌恶了明显带有表演性质的言论和行为,从而对无序的生活感到厌倦了?

 

 

 

 

 

    生活是无序的?如果说生活是无序的,那么幸福就应该是从无序中获得有序吧?行走在山水间,一边回忆和反思着,将原因归结与别人这样的状态是不能支持自己长久行走的,而自己之所以在行走中获得行进感,除了在把适当的劳筋骨有利于身体这样的观点进行试验之外,还在这个过程中,在自己的心理上,思想中获得令自己感到舒适而又有美感的有序。当然这一个过程肯定是存在把原因归于外界这样一个“宣泄”的过程的,但它只能产生很轻微的调控的作用,真正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是在宣泄之后的反思,在反思之后如何建立起适当的有序。当然这个建立有序的过程,正类似文化产生的缠绕,缠绕的起初并不一定是合理,正确和美好的,哪怕它们不美,卑微和错误,但都会因为一次次地缠绕之中修正,从而获得比较高效、自洽的约定。意义也就从中产生了,而幸福则又从意义的正反馈中获得了建立。或许有人说幸福的人大体相似,而不幸之人则各有各的不幸,即是此原因吧?

 

 

 

 

 

 

     从垄上走过,在田坎上高高低低地跳跃着,人也因为这样的跳跃而变得轻松活泼似的;偶尔的抬头看见变化莫测的云突然像某个东西,或者让自己想起了记忆中的某个片断;于山水中寻找着美好……其实这些都是建立起有序的过程,也是在建立起自己吧?那么自己的行走呢?我想更像是于迷失中寻找着自己吧。不管如何于这样的行走中,获得了令自己感到宁静又略带有一点点的憧憬,也因此令原本辛苦的寻找变得有意义起来了,幸福?不过如此吧。

 

 

 

 

    ……

 

 

    

想起来了

比停下更遥远的是想像

每次从想像归来

跋山涉水,如此辛苦

还好有的是自由

随着心情变换风景

夏天想着幽静

在山巅远眺广袤

看见尘世的日子很美

不管这美是否依旧还是想像

那名为美的画卷啊

颜色及落款的印章里

有妥协二字

我称它为有序。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5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9-8 13:50:04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落炉.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贫困

 

 

 

 

 

    在差不多10个月的时间里一直都在市里转着,一是由于疫情,二来身体也吃不消高频率的长途了,三是因为拮据,便想先把市里所有的乡镇走一遍再说,然而令自己想不到的是在10个月的时间里竟然只走了近70%,而且剩下的30%都是最边远的……其实3万平方公里的说大也大,差不多和海南岛一样大,但说小也小,放在全国之中不过只是1/320而已,就算放在自己走过的国土面积也不过只是两百多分之一而已。但却可以说是自己走的最有质感且最漫长的一次旅行了吧?说它漫长是因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那么说它最有质感呢?或许就是花数个小时翻过了一个山头,然后沮丧地发现可以令自己自豪的翻越,实际上在水平位移上无非不过数公里或者十数公里……这样的情景直接导致了朝发夕还实际上成了成本最为高昂的方式。为了节约成本降低高昂的高速费,尽量走国道、省道和县、乡道,但这又导致了花费的时间倍增,高速只需要2个多小时的路程,不走高速的时间猛增为6个小时以上。最为经济的模式是制定好线路,然后按着线路住宿,可这样一来又额外增加的吃住的费用,以及对身体的影响……于是凝视着无穷无尽的山峦,禁不住地在心里感叹:这一走,如此沧桑。不过似乎又被它点燃了好奇之心以及挑战之意……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如此,甚好。

 

 

 

 

 

    在不断的盘旋上升与下降中,寻思着成本的度量,是按照时间来衡量还是按照货币或者其他约定锚定之物来衡量?假如说以时间来衡量的话,那么自己脚下的土地远远不止3万平方公里,因为用时间作为单位的话,会将以二维计量单位平方公里还原成三维的时间,也更接近真实的情况,然而时间又是众多最基础的约定之中,最难以锚定的。具体表现在对日程,人生及过程的人为的划分和赋予意义上,因此有的人拿着大把大把的时间而感到无聊透顶,而有的人则深感时间太不够用了。我想或许以后的社会经济可能会朝着以时间作为锚定物的方向去发展吧?按照这个更接近真实情况的“货币”去回溯自己这一段段的行程,许多如今已经成了主流或者说已经约定俗成的东西,在自己这里都变得粗陋和浅薄,比如贫困,价值等等。为了节省钱而选择走乡村道路,花费更多时间,这样的逻辑似乎没有问题,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交钱走高速是依靠消耗金钱来享受确定性比较高的路径,从而将许多隐藏在以时间作为单位的过程中的维度以简单粗暴的方式体现给忽略了。比如风险(也代表着机遇),又比如心理释放的方式等等,简而言之,这样的粗暴是以牺牲宝贵的可能性作为代价的。而作为存在,生命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寻找可能性而将之变成构成自己的确定性。因此,关于贫困之含义,就我而言更多意义上是选择方式的匮乏和思想上的羸弱吧?

 

 

 

 

    过了落炉村就是仁怀市了,站在横跨在落炉峡谷上的桥上,远处炊烟袅袅,桐梓河依旧在那里埋头切割着山峦,看也不看我。已经废弃的吊桥横在不远处的半空中,想像着这里曾经的日子,要去市里或者赶集,清早出门或许深夜才能会来吧?一代代人就这样将他们的青春,憧憬以及日子重复在这被他们诅咒后又习惯,最后成了他们情感之故土的“贫困”里。不由想起了那些已经不能依靠徒步就能轻易挣脱的城市里的人,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假如不是自己因为拮据而选择了走乡村道路,从而可以看到想都没去想过的许多新奇,获得了城市以外的角度去看带尘世的日子的话,我想自己根本不会知道,自己早就已经一贫如洗了,相反还在那为享受整个社会的运动惯性所暂时体现出来的文明表象,而带着某种优越又虚弱无力的矫情来感叹古人之贫困吧?此心理或许正是贫困的表象之一吧?以拮据的方式意识到自己的贫困,甚幸!

 

 

 

 

 

 

     ……

 

 

 

 

这买卖划算吗?

2小时可以买小溪的清澈

大山的价格有点贵

最少要5个小时

眯着眼琢磨着价格

旁边牵手路过的情侣

对山水一毛不拔

全拿去买对方的目光

真是土豪啊

默默地和山水讨价还价

它们安静地收下我的时间

一小时,一天

然后反手一巴掌

滚,你这穷鬼。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5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9-16 22:42:49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继承

 

 

 

 

 

 

    如果能搭建起一个关于产品的设计,收集创意或者需求的途径和平台就好了。眼下就有一个自己迫切需要的产品:一个类似眼镜的照相机,它能记录我眼睛扫描过的风景,还能根据脑电波来选择控制拍摄的时机与角度……因为实在有太多次这样的体会,蓦然一瞥,待重视时已是不再……倘若有一个物件,能自己所见之光影留存那该多好啊。不过这样一来,是不是也就很自然地将自我置于超我的俯视之视角下,不自知地陷入了某种表演之中,从而忘记了本我?带着此疑问,站在山巅俯瞰大地,又于村庄凝望高山,然后在是否选择照相还是安静地欣赏之间,假想未来衰老的自己,辛苦地寻找曾经来过这尘世的缘由与痕迹,却是无一凭借。

 

 

 

 

    前人有六经注我之豪迈,也有我注六经之磅礴,然而落于独行之中的我,却是更多的他顾。随着离人越来越远,语言的使用也越来越少,渐渐进入了一种笨拙的状态,原本很敏捷的思绪也会因为过于空旷,变得迟缓和木纳。假如这时遇上他人,与之交谈有时会变得口舌笨拙,倒是笑的时候更多……想起那些草原、大山深处的人和他们的笑,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笑容。此时的心思也真的是很单纯的,因为难得遇上一个同类,欣喜之心也就自然而然了吧。离开城市来寻找这些笑容,找到也拥有了这样的笑容时,才想起一个问题:笑容并不是终点。假如此时邂逅一段旋律,两三诗句,撒上些许疲惫,再在饥火上烤一烤,或许笑容也就真的成了终点了吧?实际上在孤单之中,许多笑容真的已经差不多成了终点。还在心里想着自己只是到山水之间,倾倒自身无法清除的垃圾及情绪,然后再重回到日子里继续产生垃圾,如此循环往复而已吧?那为什么并没有成为终点呢?因为在寂寥之中,正是凭借那些垃圾与情绪渡过漫漫的旅途,也因为还有兴趣,目光还能聚焦于凝望之处。其实更令自己似乎离厌倦远了一些了。就在厌倦远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厌倦由来,或者说厌倦从何继承而来。正是这一看到,令自己重新对无限拥有了兴趣。

 

 

 

 

 

     依靠一次次的新奇来避免重复,又因局促而难以回避重复,这样的有限正是继承于我们认知的世界的有限。因此有限也即代表着高度的相似,而非是。因此每一次的诞生都是有限高度相似的一次重复,重复与重复之间的差异正是这个世界意志之体现,假如可以称之为意志的话。那么不以拟人的角度去理解的话,那么也就表示着这个世界有着边界。导致这次重复与下一次的重复反复出现,而且是以高度相似的面目出现,也就表明了“重复”的出现暗示着高度的封闭,正是因为高度的封闭这样的局促才使得相似性得以存在。而致使出现这样的相似性的源动力却是来自于封闭之外,或者说是投射到封闭之中的某种投影。正因为有封闭之存在,才有所有的规律都呈现出成王败寇这样一个表象,而所有的既成之物都不得不臣服于来自封闭之外的意志,而消融在下一次的重复之前。

 

 

 

 

 

    ……

 

 

美丽的风景正如

路远处的左右

调戏公路的河流

挑逗着我向前、向前

但终不能与它平行

它有它的去处

我有我的归宿

就算它与我真是平行线

也在我凝视的目光中

聚焦为君王。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5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9-22 22:23:32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水趣.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趣味

 

 

 

 

 

    有时听到一段旋律,或看见某种类型的风景,或者某一个瞬间,突然会某种很微妙的滋味泛上心头。很多次这样的重现后,总是呆呆地一门心思,仔细地回味着内心那泛起的滋味,试图用语言和文字来较为清晰地为那些滋味,贴上带有某种色彩,或者某种味觉的标签,把众多泛起的滋味中分门别类,以便以后再度泛起滋味时好加以区分和定位……然而这样的努力经过很多次之后可以说是失败了,因为发现能够遣用的词汇和语言实在太粗陋了,无法用相应的精度或者说维度去标识那些内心世界的“感觉”之特征……于是总是在很多瞬间,处在似是而非的模糊之中,好似悠远又仿佛惆怅的发呆中,在时间之河中漂流而去。

 

 

 

 

    相比一条山脉和一条水系,选择一条线路难度要小多了。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处于什么模式,无论山脉还是水系或是线路,对我而言都没有荒野带给自己的趣味大。当然对于那些人迹罕至的山脉和水系,特别是那些极为庞大又延绵数千公里的山脉和水系,它们和荒野也没啥区别。带着自我的疑问,去追问荒野对我的暗喻时,才似乎明白了关于自己多年未解的困惑之为何。想去或许自己这样的人就不适合与人扎堆吧,当然也还不至于到某个荒岛上去独自生活的份……这是自己行走在荒野之中,从众多的欣喜和兴趣发现的答案。因为很喜欢就这样于行走中胡思乱想,而不至于慌忙地从发呆之中,回过神来应付他人的对话。相比有些对话,更喜欢偶遇某只蜥蜴,或是牛、羊等,或许就是因为它们不会让自己像与他人交流时,需要自我设限甚至是中断自己的走神,以及让自己能够发呆的安静吧?其实身处荒野还不是简单的发呆,它包括目的、计划,执行与风险应对及补救等等环节,随着这一系列的环节走下来,当达到目的时那种喜悦感自然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正如自己站在高山之巅,大海之滨凝望天际,心里一次次泛起的那些滋味。当然我知道这表明自己再一次触碰到了边界或者说底线,如果不加以可知,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再度陷入病态甚至癫狂之中了吧?那该怎么去避免呢?

 

 

 

 

    既然田坎的高低不平,会使得行走于其之上的人被动地“活泼”起来,那么强迫自己行走在高低不平的“折腾”之上,是不是也会令自己在心里“被兴趣”起来呢?就执行的情况来看,是否拥有了兴趣还不得而知,但是经过足够数量的“折腾”,对于麻烦和辛苦等等概念和含义已经有了大异往昔的理解和认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人性之“贱”,正是足够强大的“适应性”(当然也可以说是同化作用)的表现。既然可以面对荒野,甚至从荒野中获得快乐和乐趣,那为何不能很好地面对城市及人群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以超我的角度去看待荒野之中的自己——似乎在内心深处,穹顶之上有双“眼睛”看着自己,特别是当自己克服了困难之后,那种喜悦与自豪之情,是将那双眼睛异化为同类来获得安慰的,那么当痛苦及悲伤时呢?则又把它当成倾诉的对象,即便是沉默不语地凝视着天际,也在心里隐约地“假想”着它。不管如何,这样的获得安慰,倾诉都被自己归于“表演”。那么为何可以在荒野很好地表演,却无法在人群中表演呢?想去这除了个性之外,还跟选择有关吧?当然最终还是得归于贫困吧?

 

 

 

 

    已经把规律之间的博弈归为了封闭,那么为何这个世界总是会出现某一个东西或者事情,本来是好的,好着好着的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坏的了?或否极泰来了?倘若说原本出现的,诞生的,走着走着然后消失不在了,可以归为封闭之外的“意志”的不可忤逆。那么现在那些从坏变成了好,或者从好变成了坏则又是什么原因呢?或许,这又似乎在表明封闭之中,那些边界存在着某种转变,或者说边界本身像乌比斯环那样存在扭曲。当然这个边界不应仅仅只针对显形的物质,还包括物质运动所展现出来的规律……因此这个世界或许正如我们的心脏一样,只是一快肌肉扭曲而成的吧?而所谓兴趣或许也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扭曲。而所谓适当二字也即顺势吧?那么还有例外吗?当然,也就是在存在本身诞生开始,它本身出现了某种扭曲(残缺),故而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平衡),在运动之中一次次地试图平复(修复)这样的扭曲。其实诞生之中的扭曲的出现,又恰恰是封闭之外的“意志”之所为。落于生命显现来说,或许也就是每个物种各有禀赋的原因吧?那么对于自己的疑问该如何回答呢?

 

 

 

 

 

 

 

   ……

 

 

 

 

微风哼唱着

歌谣翻越山峰

落在小溪里

溯溪之我的心上

天空蔚蓝如常

溪水头也不回地离去

用冰凉提醒我的方向不对

它哪里知道我趟着的河

心才是方向

我们都没有错

它需要流长

我则需要清澈。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5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10-2 0:41:15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对数

 

 

 

 

 

    “建议每次说清楚一个问题,再去感叹。”这是关于调和级数的话题时,有人针对别人说的一句话,被我拿来修改后又给句子的收敛性贴上了相关的标签——存在主义的典型实际表现。我把这句话,剔除“建议”二字,再倒装,于是句子就变成了“先去感叹,再每次说清楚一个问题”。很显然就前面的句子来说,是发散的,而后面的句子是收敛的……,当时在想是否可以通过某些句子中,分析句子是属于收敛还是发散来得到一些方向性的指引,从而表达或获得高效的交流……很显然先做着事情,做着做着就开始感叹起来的人,往往都是比较“感性”的,当然用文学性质的词汇来标签,也即他们是浪漫的、发散的,反之则是“理性”的、收敛的,是批判主义者。当然这并非是说所有说过的话都可以这样去分析,然后得到一个很可靠的结果,因为这相当对某个事件、某个人去做幂的逆运算吧?

 

 

 

 

 

    语言的边界即是思想的边界?很显然对于发散或者浪漫性的“意思”,可以通过诗歌去表达,而对于收敛和批判性的“意思”,可以通过约定来制订出一套规则。那么在诗歌与规则之间又是如何去实现相互转换的呢?我想通过极简单的约定进行指数级的叠加之后,会变得面目全非,不再具有收敛和理性(线性)从而变得发散和感性(非线性),那么反过来呢,或许也就是求浪漫为底理性的对数吧?倘若说语言的边界即是思想的边界的话,很显然掌握语言多之人相比少的人来说,思想边界广博的可能性大得多的,之所以没有把话说死,就是因为在面对非线性的存在,是不适合用线性思维去看待的。那么会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性呢?也既在各种语言的杂交后,繁殖出更优的“思想”,从而获得更大边界呢?我想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是生命演化过程的一个缩影。不过如何培育出更优的思想和更大的边界,或者说推翻边界一说,我想则是哲学界后维特根斯坦时代的主要特征吧?

 

 

 

 

    用怎样的句子来描写出这样的一个事件呢?行走在秋之斑斓中,变换的颜色总有一些组合会让自己拿出手机,想记录下眼前的光影与心情。但是我又知道无论我拿的是手机还是相机,所获得的照片都是一张张相应算法和规则组合后的结果,它们的宽容度远远不及自己的眼睛。大多数的算法的结果都是不及眼睛所见的,但总有一些结果存在着与眼睛所看见的,在色值、色调、饱和度及对比度等等有较大的出入,而相比眼睛所见,这些有明显“错误”的计算结果却让自己更喜欢。我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错误的结果扩大了自己的视界——对这个世界,这个季节里的边界。不过自己也知道,这样的视界的有限性是继承于这个世界的可能性的数量极值,也取决于自己的眼睛,思维及语言对这个世界可能性的数量极值的一个宽容度和解读能力……在远远没有触及到边界之前,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也就是扩大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宽容度和解读能力吧?既然可倒装,可以把发散转变成收敛,为什么不能多倒几次?或者把一个句子切成几段,然后像嫁接果树那样去期待,春天来临时,一个植株上开满了整个秋天?

 

 

 

 

 

    ……

 

 

 

 

把自己设为一个结果

放在大地上

摩擦,一遍遍

火花照耀蓝天白云

对天空的凝视

是以我为底

旅途的对数。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5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10-5 23:40:49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泊.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延迟

 

 

 

 

 

 

 

     未曾停歇的风啊

     把云高高托起

     轻轻放在眼里

     不言大地的奥妙

     又不语天空的情绪

     干嘛要惹人寂寥

 

 

 

 

       

 

     不知不觉有些单曲循环很多很多遍的歌曲,已经不怎么听了;一些很不感冒的食物却让自己眉飞色舞,哪怕它们没有盐和辣椒作伴甚至是生的;还有让自己感到新鲜的是原来把自己投送到收件地点,自己验收以后只是把包装打开了,却很少使用;最令自己拥有成就感的是,似乎取得了大地的谅解,它开始得意洋洋地向我展示它的许多宝贝疙瘩……这是抬头看着天空的云朵时,心里浮现的一幕幕,当把这些场景串连起来后,看到了有风吹过,不仅仅吹过大地与天空,还拂过自己的身体,在自己的心里打了个旋之后就消失不见了,在我疑惑它的去处时,天上被夕阳渲染后的云朵似乎用色彩告诉了什么,那片刻我想天空也开始接纳我了吧?

 

 

 

 

 

    也许这一路推动着人们,趟着岁月之河向前走着的原因,仅仅只是未曾停歇的风吹着的缘故吧?山不动,那就树摇,树不移,那就兔跑牛羊遍山坡……或许某一片断的出现,并没有多大的深意,其实它的本质竟然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真正让自己深感困惑和迷惘的,应该是那来到自己面前的风,它究竟经历过多少山峦与多少重洋,或者不为所知的所遇。所以,所有的迷惘与困惑乃至痛苦,都是高估了自己的结果,想当然地以为凭那短暂得可怜的片刻,就可以理解风儿的沧桑与亿万年的经历。因此,与其说追问事情的本质,不如说追问事情的历史与真相……当我不再关注形式而追问形式出现的源头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是封闭着的,而源头竟然依旧不可思量,一时间只好看着停泊在天空的云朵感叹,会不会是自己忽略了什么?把世界当成一整块画布,然后有一只手不停地在画布的那边移动。时儿顶起画布,时儿拉扯着画布,并且在顶起和拉扯中,把原本均质的画布在某些局部变得稀疏和厚实,以致画布这头的人们看见有山峰突起,大海汹涌,有日升月落及一襟晚照?当人们惊叹并追问山峰之由来,波澜为何壮阔之时,那只手早已经从高山与大海掠过,来到人们的心里,在那里突起许许多多的壮怀激烈、柔情似水……然后又再经身体远去?

 

 

 

 

 

    可以把每一次的心潮起伏,当成山风吹过石头缝隙所产生的哨音,可以把一次次的颓废消极当成画布被拉扯后形成的塌陷……那么伴随着加热之后,沸腾着的水一次次地通过气泡释放着热量又暗示着什么呢?会不会是整块画布局部的褶皱或者拉伸?既然现象出现的“重复”性的重复,那么就代表着可能性不可能是无限多的,也即我们这个世界的一整块画布是由有限的几种可能性搭建,又经指数级的叠加而成的?因此某个局部的拉伸,必然会导致别的局部会褶皱,此即是守恒之根本所在?至于从整体来看呢?由于有些地方由于被扯得过于厉害而出现了破损,这就导致了新的可能性诞生,而此破损也许并不代表着封闭被打开了,而是代表着又一次叠加开始了?而这新的一次叠加正是以往万万年的经历与历史叠加在一起,在时空上对画布又一次的在某些局部的叠加?在叠加之后,新的形式自然也就继承了历史与经验的可能性,于是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联系,也就成了未来是历史的延迟?

 

 

 

 

    ……

 

 

 

 

 

云是停在天空的风

久经的喜好是目光

指挥着夕阳

依着云的意思

去理解无常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5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10-13 22:02:05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悬停.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境界

 

 

 

 

 

    曾经很不喜欢“境界”一词,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那些宣扬“国学”经常把境界一词放在嘴里,把老祖宗的那些东西反复往境界一词里使劲塞,害得我把老祖宗一起厌恶起来。若是再往深处去考究的话,就会发现其实让自己厌恶的是那些翻云覆雨的夸张,这些夸张表现为夸人或是损人都非常厉害,哪怕是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古人。就在这样的使劲中,他/她好像变得理直气壮或是大义凛然起来了?类似的还有许多关于生活、事业等等“夸张”,对于年轻的自己来说,它们当时是那么地神采飞扬和妁妁其华……如今这些明显轻浮的“夸张”,让自己耗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去思索和追问。在酒席中听着酒疯子不着调的废话,反复地在心里问自己这有意思?在例行公事的对话中,听着是人都知道的假话,还要装着不能敷衍了事,然后在心里想着那些轻浮而夸张的句子……不知不觉就在渐变中,偷偷地在心里将愿望中众多画面替换掉了,不是换成了什么曲径通幽处,就是换成了采菊东篱下,原本就已经足够安静的自己,被这些单调而充满意境的“境界”给憋坏了,于是也就成了间歇性的神经病?或许这就是自己不喜欢境界一词的原因吧。如果把境界一词换成“层次”呢?

 

 

 

 

 

    如果说在许多事件中的某一个阶段,或者许多事件的发展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某种现象是规律的体现。那么此规律所显现是需要一定数量来支撑的,从而表现出某种“态”,以叙事的方式来表达它的特征,也就显得晦涩抽象。但是如果是以“兴”的方式呢?境界一词也就变得有美感和具感了。至于所有的懂还是不懂,都统统归于它之玄之又玄下了。从某种意义上过来说,国人嘴里之境界,更像是一种搁置争议而求和思维方式的产物。求和可以说是追求时间,那么反过来拿时间去追问求和呢?拿出大把大把的时间,溶入在曾经很多次在心里想像的情景中,或热烈,或沉默,一边拿眼前之所见来对比曾经的想像,在时间中仔细拆解自己,一直未能很好地求和但却一直在求和的过程。在拆解的过程中,还一边回溯着记忆,不知不觉中在生存这一事件中,思想跨越了许多个阶段,并用如今所拥有的识别能力去为各个阶段标示特征,然后又参照古事前人中的许多片断,综合一直未曾中断的追问,为眼下的自己求和。是否拥有境界,可有层次?此问刚一冒出来,随即就沉入在笑容里了。对如今的自己而言,所有的境界与层次,都比不过微微一笑。

 

 

 

 

 

   在期待通过力竭的方式来获得睡眠及饮食正常的过程中,高频地闪现在过往与眼下,将各个阶段之困惑及诸多欲望现象化,仔细地分辨着街头喧闹和深山老林的各自的好,然后又在充实与无聊中拆解意义,最后将所有的这些汇集,然后求和会得到什么呢?是否是高深的境界?还是某种重大的意义?如何还有别的选项的话,那我选微笑。

 

 

 

 

 

   ……

 

 

 

 

生存是严肃的

休息或劳作

睡去还是醒着

但凡有片刻闲暇

思考就变得不正经了

努力地严肃起来

然后用它得出结论

生活不应该严肃。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5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10-24 2:00:43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光芒.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直觉

 

 

 

 

 

 

    由于长期刻意地保持饥饿的状态,导致体温相对常人略为低一些,使得对温度的变化显得很敏感。皮肤像逐渐冷却的岩浆,将热量连同感觉深深地包裹在身体里,一次次,一层层又一年年……让自己对那些体弱多病者的乖张和阵发性的狂躁有了太多的体会。刻意地令自己处于饥饿状态,相当于平白无故地为自己树立起一个敌人。这个敌人像猫头鹰一般紧紧盯着自己,总是伴随着饥饿盘旋在身体和心理上,也只有很短暂的温饱时,才能暂时摆脱它。但它的同伙又是如此众多,孤单、迷茫、吸烟以及少眠,还有对有序具有高度渴求的强迫性的心理。这样的状态高度复杂又敏感,许多时候犹如孕妇般混沌的心理,和羚羊挂角的脾气……这样的状态是自己刻意“营造”的,似乎通过这样的“营造”,可以找到或者说为自己赋予意义和动力。然而每每于寂静之中时,才发现这些找寻与赋予,都不过是某种直觉的悬停。悬停背后的直觉甚至可以追溯到自己能够记事之前,一直顽强地储存在脑子里的一些光影和声音的片断,让自己难以回避又不可触及。

 

 

 

 

 

 

    自我刻意地营造中,忧伤似乎是基调,总是莫名其妙地在兴高采烈或者激情澎湃时,把自己的目光往很远的地方拉扯,要不就透过旋律让远方以想像的模样出现在心理……总之就这样在与自己树立的敌人周旋中精疲力尽,甚至奄奄一息,这里还没有考虑表演性的因素。倘若不是自己强硬的性子,非要把忧伤这牢底坐穿的话,我想或许会有另一番境遇了吧?不过那样一来也就不是自己了。就在这自我人为地给自己营造境地,在自我营造的境地中竖立起自己的努力,把如今当成结果来看的话,与营造之初的心理愿望相比简直是谬以千里,如果把属于自己那份人为因素剔除之后,会不会好一些?当然仅从自己这个个体来看,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于是在自己这一路走下来的事件里,很显然不可能再有第二种经历,因此自己也无法如同量子般拥有隧穿效应。因此把自己作为一个体系,原本构成身体的量子,也因为体系的出现和存在从而在体系的层面上,不再具有隧穿效应也即失去了宝贵的可能性,此为第一次失去(封闭)……因此失去可能性的意义即是人生的意义:你可以从你的“失去”上去“获得”。此获得可以称为:定义或是赋予,当然还可以称为“权力”“幸福”等等。

 

 

 

 

  

   那么把人视为微观的粒子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很宝贵的特性——人心隔肚皮,也即在没有用行为或者语言表现出来之前,多种选择在心理上是同时存在着的——即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反对(色非空,色即空)。但是当人类拥有了社会结构之后。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失去(封闭)(第二次失去(封闭)是生命形式中意识的获得),我们失去了很多选择,而这些失去被我们定义为文明与进步,作为个人又不得不面临着与文明和进步争夺的“失去”的局促之中。只是这里存在着一个深邃的问题:所谓的时间即是这世间的万事万物或多或少的众多失去过构成的体系。因此时间与真理一般都是体系的产物,当下降了某个数量级后,比如普朗克长度时它们还存在吗?我想,它们也将消融而后还这个世界与自由吧?这又令自己获得了另一个猜测:真理(规律)和时间是具有方向性的,也即是矢量。通俗地说:可以家天下,却不可以天下家,而天下家正是被冠之于“共产共妻”之由头吧。可人类存在着原始社会的“共产主义”啊,这该如何解释?或许,这又说明随着数量级增大的指向而构建出来的“真理”与“时间”并非是平直的直线,而是存在着局部有褶皱,甚至是多重折返的曲线?

 

 

 

 

 

    总是有这样的直觉,自己所见所想的一切都不过是风吹过水面,水面皱起又平复的过程中的一抹涟漪。倘若说封闭着这个世界的,恰恰是它自己的边界的话,是否可以从这个世界的边界的变化来猜测它的心思?又,如何看待它与我们的关系?是身体与细胞还是基石和大厦的关系?也总有这样的直觉,这个世界根本不像真理那样坚不可摧,哪怕像时间那样无敌于尘世间,那么为何时间要匆匆而去,丝毫不留恋它的王座及至高无上?时间流逝的方向,正是解放之可能性的光芒。

 

 

 

 

 

 

     ……

 

 

 

天空与大地

喜欢它们的理由

距历史更近

离自己足够远

给平庸无聊的日夜

无垢于回眸

伟大了山河岁月

雄壮了我自己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漠
  36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613 积分:4958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3-31 22:33:05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10-28 1:01:18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听课中的山峰.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声音

 

 

 

 

 

 

     很喜欢细石子铺的路,走在上面鞋底与石子以及石子相互摩擦的声音,仿佛是一种讯号。在时快时慢甚至停顿的中,用声音表达出你的状态,甚至你的心情。假如是在雨中的山林中遇上它,那就是更美好的事了。没有黏着鞋底泥土的沉重,也没有泥水四溅的不整,相反却是在渐行渐远中,越发地清净了。总是在这样的时候,心底里那些欢喜也如鞋底般越来越清晰可见。无论什么样颜色的东西,树叶,草的碎茎乃至或红或黄的泥土,都在这样的清净下,散发着与平日里不同的奇异。当然它亦如影子,伴随着脚步停停走走,用陪伴的方式来告诉自己,相比那些躲藏在声音背后的沉默,它并不是真的一厢情愿地跟随着自己,只是被自己的脚步和无礼的打扰,才逼得它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在它的琐碎和唠叨下,正在倾听着天空授课的山峰们就显的庄严肃穆多了。终于明白了细石子们的情绪了——超出了自己的庄严肃穆,正逼进自己的心灵,荡漾起好奇令其忍不住想发出声音——我知道这声音不仅仅是自己内心激荡的声音,还有好奇与庄严的碰撞的声音,以及自己的想像试图让山峰开口的召唤。当看见山峰正如自己般仰望天空时,有飞鸟正用变频地扇动翅膀的方式好奇于我……我想,似乎关于声音似乎忽略了什么,又或者忽略了声音本身?

 

 

 

 

    相比光线声音似乎更具有立体的特征,这个特征使得对声音的印象更容易在回忆中储存,声音是比光线更容易吸收的信息来源。很多携带着美的词汇,在转化为声音之后变成了毫无滋味的字符串。与此同理,包含信息越多转化为声音之后能让人轻易地觉得美味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或许这也就是诗歌总是更容易流传的原因?这也是那些饱经风霜之人,千言万语最终归于一叹的缘由?努力地将回忆汇集起来,搜集起其中的诸多感觉,有源于眼睛的,有源于皮肤的,还有源自嗅觉、味觉等等的,然后把它们拿来做选择性的游戏,在视觉和嗅觉二者中该如何取舍?又,听觉和视觉呢?为何要做这无聊的选择题呢?有人说贫穷之人才去做选择题……只是走着走着已是贫困到了与自己对话,拿着回忆和时间做游戏,这路走下去谁不这样呢?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是忧伤的,甚至是悲伤的。只是觉得那被淹没在背景噪音中内心的声音,是该聆听它的时候了。在做选择题时,经历了诸多绝望的模拟之后,睁开眼看见光,听见风,尘世间也就立马美好了,路也就不再寂寞了吧?那么就以钻牛角尖的态度去追问答案呢?

 

 

 

 

 

 

 

 

 

 

 

 

在见识的背面

没看见眼睛的踪影

黑夜给眼睛盖上被子

一句话也不给耳朵

耳朵也不说苦

 

我把黑暗当成梦

期望混着回忆

在心里诉说着想像

想像着谁在听我诉说

只有耳朵知道。

 

 

 

 

 

 

 

   

 

 

 

 

 

   

 

 

 

 

 

   



葬我于高山兮

望我大漠

 回到顶部